從昔日農民曆到未來共生生活曆(4):生活應用技能與歲時節慶

日期 2003-06-25 00:00:00 | 文章主題: 幕後拍攝之物候情報

時空場景:2018年4月初至5月底的榖雨、立夏、小滿等節氣;共生天堂的樓頂與地下農務區。
演出者:所有共生天使們。

  長達三、四千年大河流域的農業文明,強調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一年四季日常生活的應用技能與歲時節慶所帶來的喜悅(如東方的煙火至西方轉變成火炮),以手工少量生產和看似簡單的器具來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,生活一切幾乎與大自然維持著共生化的文明進展模式。
  尤其處於環熱帶圈內的東方文明,其知識動力來至於「解決生活困境」,故發展出長於「整合思維的生活智慧」;其老祖宗採取「天人合一、萬物共生共榮」的自然哲學與人際關係,並以擷取「在地且可再生」的資源,而非西方的人定勝天、剝削自然、殖民掠奪他人的資源。

  綜觀,幾乎所有目前號稱地球上最為現代化、最進步的環溫帶圈國家,其文明發展的歷史時間均相當地淺薄,再加上長期受不到大自然環境中最為珍貴的太陽與雨水的眷念,故常常將其知識應用到科技、武器的研發與生產上,其知識的動力大多來至探索未知的世界,尤其是環熱帶圈、南北極地、深海、宇宙太空中尚未被發覺的重要資源。故其歷史上就曾以海洋冒險為前提,進而發展出以海洋殖民為主的掠奪式文化,例如全球的五大漁場有就四個位於環溫帶圈,所以位與此圈的國家幾乎大多以食魚肉為主,並強調大量機械化的工業生產,以現代化的都市文明來取代農村文明,日常生活的一切幾乎完全被現代化的機械或電腦科技所取代,嚴重脫離了從豐富的大自然或土地與歷史經驗裡學習的機會,這才是人類文明得以繼續進展,族群得以活存下來最為重要的依據。

  環熱帶圈農業文明在近百年環溫帶圈工業文明的剝削下,其面臨的環境壓力極大,再加上其所處的區域恰是地球內、外在能量最高的地方,雖孕育出多樣的生態系,然相對所帶來的傳染病源、天然災害也較多,未來只有深思其老祖宗取法自然的原生生態智慧、與環境相處的共生主義哲學觀,才得以避開族裔滅絕的危機。




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祐生研究基金會
https://www.archilife.org

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:
https://www.archilife.org/article.php?storyid=90